鱼缸黄水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4-01-04浏览次数:281

  水黄是一件头疼的事,也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因为导致黄水的原因可能方方面面,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也可能是多个因素交织并发,因此我们改善黄水,也必须对应的排查可能的因素,然后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1、饲料本身黄水

  劣质的饲料是工业色素混合一些鱼粉做成的,也非植物的色素,耐水性很差,因此投喂后会比较快速的溶解,释放出一些色素,导致鱼缸水体开始发黄。

  染色饲料与非染色饲料区别

  解决方法:更换一些大品牌、品质有保障的饲料。

  观察饲料的膨胀与脱色

  新买的可以预先在一杯清水中做脱色实验,浸泡3—5分钟不粉化,不严重脱色和散发油脂的饲料,且鱼儿爱吃的饲料,可以作为长期喂养的主料来使用。

  2、沉木黄水/懒人叶黄水

  沉木黄水

  没有处理好的沉木黄水是大多数鱼友都经历过的事情,还有用懒人叶来降酸的鱼友,都会体会到枯枝烂叶带来的黄水,无非是两种酸性物质在作怪:腐殖酸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黄褐色;丹宁酸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茶色,并导致水质酸化。

  解决方法:捞出去单独用水桶浸泡,直至其吐色完毕,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也可以用锅煮,加快其吐色。

  3、饲养密度过高,粪便过多,硝酸盐含量过高

  饲养密度过高引起的黄水

  这个大密度饲养鱼儿的缸体会非常明显:大量的喂食,带来大量的排便,旺盛的硝化系统带来含量过高的硝酸盐,“……即使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低浓度硝酸盐都会使水质严重地恶化,而且也会使水族箱看起来‘黄黄’的。

  排泄过多引起的黄水

  被打碎的粪便碎屑满缸飞舞+含量过高的硝酸盐,会让整个鱼缸看起来黄黄的,且有大量杂质存在。

  解决办法:降低饲养密度,增加一些换水幅度,增强物理过滤的拦截能力,同时合理控制喂食;装置粪便收集器。

  4、劣质棉或滤材脱色

  一些染色的物理过滤棉会在水流不断冲击下脱色,还有一些非常廉价的滤材因为烧制工艺的不到位或故意染色装饰外表,掩盖其材料的低廉,在长期使用中会慢慢吐色,造成水体发黄,这个比较难排查,也很不容易被发现。

  解决方法:白棉尽量选用纯白色棉;滤材尽量选择一些高品质、无染色的滤材;可以使用一些活性炭等净水设备来吸附色素。

鱼缸黄水的原因

  5、灯光问题

  灯管偏色

  很多鱼友的缸是难得一见太阳的,大多时候靠的是各种类型的灯具来实现照明,如果一些灯具本身偏色严重,例如白色灯管偏一些暖黄色,照射鱼缸之后都会感觉鱼缸不透,有些黄黄的颜色存在。

  解决办法:这种只要在自然光下清澈透亮,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灯具造成的黄色,一般可以通过更换灯具来获取新的欣赏效果。

  6、鱼缸壁藻类开始滋生

  藻类滋生,发黄

  如果水发黄的现象非常明显,不仅是水变黄,魚缸玻璃也变黄了。有可能是褐藻爆发的初期表现,不及时处理将会面临褐藻的蔓延,灰蒙蒙一片。

  解决方法:工具鱼例如除藻螺或者清道夫可以考虑使用。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是鱼缸擦或鱼缸刷等设备,直接擦除。

  7、长时间没有清洗的过滤体系或者底砂层

  过滤长期不洗,水体发黄

  过滤使用了一段时间,一般泡水溢流的过滤,无论是底滤还是上滤侧滤之类的,都会沉淀一定的垃圾在过滤里。

  一般这些沉淀的垃圾已经无法给过滤分解的,这些就是灰尘。粑粑、饲料、死鱼、烂叶之类的有机物会被分解成硝化细菌的食物,但有更多分解后的无机物(灰尘),会挂在过滤棉上,有些会随着水流进入生化区里。由于生化区里的水流慢,会沉淀在底下,时间久了,就造成了鱼缸黄水。

  底砂的积累,与过滤极为相似,大量的积累各种杂质、粪便会造成水体发黄。

  解决办法:借用每次换水时鱼缸抽出来的老水,可以分批次来清洗过滤或底砂层。

  8、整缸使用一些容易黄水的药物

  常见的土霉素、黄粉、黄粉盐等水族药品,入缸就能溶解出刺眼的黄色,这种一般伴随着药物停止使用,换水几次基本就可以淡化去除。

  解决办法:换水淡化。

  9、喂食习惯不好,浸泡时间过长

  很多鱼友呼啦一把饲料撒进去,鱼儿吃的10多分钟甚至有剩余,也不清理,全靠过滤将其过滤走,然后分解腐烂在过滤棉,总以为自己的过滤强大,这都不是事。这样漫不经心的操作,时间久了会造成饲料的色素在缸里不断的积累。

  喂饲料,应该秉着3分钟吃完的原则,一勺一勺给,观察鱼儿进食兴奋度开始变慢,就可以停止了,这也大概是个8——9分饱的量,如果是成鱼,已经是足够的喂量了。

  最重要的是吃不完的饲料要及早捞出来,一定要捞出来。

  总结:无论任何形式的黄水,本质都是色素或者化学反应造成,有一个通用的办法就是吸附:而可以选用的吸附材料,诸如活性炭、蛋白棉、磁力宝、百因美净水包等等,其本质都是吸附。


上一篇: 闯缸鱼的重要性 下一篇: 白点病对新手的6个坑